如標題所示~有人把Happy silent hypoxemia稱為快樂或沈默的缺氧或幸福快樂的低氧血症候群,隨著武漢肺炎疫情在各國的變化,這是重要的抗疫常識。

格主先前曾經在本部落格中介紹過新冠肺炎Covid-19的症候學,但由於去年年底得知日本醫界媒體連續有多則報導,關於知名國會議員羽田(Hata)雄一郎因染疫而猝死的原因,可能與所謂的Happy or Silent Hypoxemia(快樂的缺氧)相關!

加上近日又有好幾位專家公開建議,在日本因病情不夠嚴重而不被允許住院只能在家療養的族群,應該可以考慮購買操作簡單又廉價的血氧監測器,又稱為血氧飽和儀(Pulse Oximeter)以自我提高警覺,才不會錯過緊急求救的黃金時刻。


據瞭解,年僅53歲的這位日本政治大咖,生前雖有高血壓與糖尿病,但除了發燒以外並沒有其他明顯不適的症狀,他的祕書在2天前就已預約好要帶他去醫院接受PCR採檢,沒想到在路上,突然發生嚴重呼吸困難,司機在車上雖有緊急連絡救護車火速過來接走他,但為時已晚。


就因為這個震驚日本社會的突發事件,掀起了一股購買血氧監測器的熱潮,聽說有很多安養機構都紛紛準備了很多部機器以供免費借用。在疫情並不嚴重的台灣,對此無明顯症狀的怪異現象,民眾可能普遍都還缺乏警覺性,所以決定給格友們補充一點新知識,簡單做個講解,希望讓相關者面臨危機時能夠臨機應變。(關於血氧的基本知識,請參考本部落格熱門瀏覽點閱率第一文章,連結請點文末
延伸閱讀)「快樂的缺氧」這個名詞與話題,早在去年的5月至今就已有多數英文文獻可查,但在國內遲遲未有專家強調它的可怕。


它是Covid-19確診病人的血液中氧氣飽合度(Saturation),已經低到可能致命的邊緣狀態時(60%或以下,通常90%以下就稱為低氧
症Hypoxemia),仍沒有自覺呼吸困難的奇特現象,所以病人因此容易怠忽病情的進展。

有些案例甚至根本沒有懷疑自己已染疫,而不把它當作一回事。當病況持續惡化且仍未給予適當處理時,其預後不佳是可想而知的。形成這個不尋常的怪異現象的原因,目前並不非常清楚,但可能與肺部血栓,血流異常及病毒侵犯到頸動脈體(Carotid Body)有關,也有學者把它比喻,這就像是有些動物如"北極熊的冬眠現象(Hibernation)"。

另外,為了掌握Covid-19重症化(病情惡化)的早期症狀以免延誤治療時機,最近有許多日本學者建議一般民眾,可以購置一台挾手指就能監測血氧(SPO2)的家庭用監測儀。以往較高檔的這種儀器一個可能要價200-300美金,但在新冠肺炎大流行肆虐之後,聽說已逐漸降價至50塊美金,就能買到次品牌的產品,但不久前上市的的Apple Watch Series 6還能從無症狀病人的心跳動態及早察覺病人是否染疫(Covid-19 Dx),或預測病情即將嚴重化。其他品牌如Fitbit,Samsung的智慧型手錶Smart Watch也能測得SPO2及體溫,因此對於珍惜生命想要自保的人,或許這些都是值得投資的利器。(以上非業配,僅提供格友參考!)

總而言之,並非COVID-19本身就一定會使染疫者的心跳及SaO2變化到撐不去的程度,然而病情一旦惡化,大部分的案例就會伴隨這個現象才是警惕的重點。此「幸福快樂」的假相(指"Happy" Hypoxia),可能會讓一位健康又樂觀的年青染疫者,或任何一位染疫者因為無知而錯失被搶救的機會。

事實目前的統計數據顯示,染疫者當中只有20%會重症化,但在日本因為有國會議員在即將過年時猝死的事件,而變成是一個人人皆知的熱門話題,雖然不會流行到人手一機的地步,但已經出現上網搶購的事實。血中氧氣飽和度SPO2或簡稱血氧監測儀,O2 Saturation Monitor or Pulse Oximeter顯然已經受到大眾的注目,在Covid-19大流行繼續肆虐全球的今日,它在臨床上的定位,似乎也已經比”疼痛/Pain” 受到更多人肯定為生命的第5個徵象(the 5th vital sign),意義重大!





<延伸閱讀>
1.血氧飽和度(SPO2)與病人安全     
2.再談血氧監測的意義與病人安全    
3.再談武漢肺炎COVID-19詭異的症候學





 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