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感染管制領域,據說自1986年開始在國際間就有一個傳統和重要的共識,即是為了肯定投入這個領域的專業人士,每年固定在10月的第3週舉辦一些慶祝活動(IIPW=International Infection Prevention Week),以示重視的同時,推廣某些值得聚焦的話題以及必需認知的領域,例如院內感染(HAI)當中,位居第一的就是肺炎,其中後述的「與呼吸器無關連的院內肺炎(NV-HAP)約佔60%,推估其發生率大約佔住院病人的1%。

最近格主剛好在聆聽一個PSQH特別策劃的病安Podcast節目中,發現親人在幾個月前於術後早期罹患的吸入性肺炎,其實就是符合所謂Nonventilator Hospital-acquired pneumonia(NV-HAP)的定義,顯然是有別於更為人所知且令人詬病的Ventilator-associated pneumonias(VAP’s)。


但兩者在術後都不算是罕見的合併症,其預防策略是根據學者Klompas從SHEA(Society for Healthcare Epidemiology), IDSA(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, AHA(American Hospital Association, TJC(The Joint Commission)彙整完成的2022 Guideline。


結論是: 有一些是可通用或共用2013年以來就常聽的”ICOUGH”  original protocol(Cassidy),而這個在2022年才被提出報告的Lamm  study,事實已經將它發展成為共有10項elements的術後肺炎預防Checklist,值得強調的是,此Bundled Care並不一定完全可適用於NV-HAP的預防。

所謂的ICOUGH指的是
I:  Incentive spirometry 誘發性肺活量計的積極使用 
C: Coughing and deep breathing用力咳嗽和深呼吸
O: Oral care口腔衛生/刷牙
U: Understanding (patient and family education)讓病人/家屬瞭解的衛教
G: Getting out of bed下床並走路
H: Head-of-bed elevation病床的頭側抬高

以上作為雖然目前在美國的某些醫學中心已經行之有年,但其數據仍無法完全令人信服。欣逢IIPW的廣宣呼應,或許仍然值得嘗試看看。其他非常重要的還包括家屬的參與,團隊合作以及當責Accountability的態度。

總而言之,院內感染的範圍很廣,VAP固然是很重要的一個品質指標,但沒有使用呼吸器的病人(麻醉中不算?)如罹患Nonventilator Nosocomial pneumonia 即NV-HAP,對醫院及住院病人而言,也都可能演變成一場惡夢,它就是病安及感管領域配合IIPW活動的新話題(前述PODCAST)。發生此感染症的病人不一定是術後病人,不一定有接受PCA的模式做術後止痛,年長者通常在術前都不會做吞嚥障礙Dysphagia的評估也不會在術前給制酸劑預防Stress ulcer,故致病機轉變數很大,值得檢討。


<延伸閱讀/參考>

Quick Safety. Issue 61, Sept.2021  The Joint Commission
PSQH: Podcast Episode 64, Targeting a Deadly Hospital Acquired Infection



廣告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