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來,政府積極推動企業及大型醫療機構實踐「ESG (環境、社會和治理)」,此舉看似宣導口號,實則蘊含深遠意義。

ESG概念在早年就與企業社會責任(CSR)密切相關,也是現代企業管理中的現代流行語(Buzzword)。此外,醫院也將ESG視為非財務性風險管理的一部分,以提升企業形象。ESG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17項當中的第6、8、10、13和17有關連。

病人安全的核心是建立和培育病人安全文化,並落實病人安全管理制度,其中健全的異常通報系統至關重要。前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的第17項是「促進永續發展目標的夥伴關係Partnership」,這也是推動病人安全的一個重要條件。

永續發展(Sustainability)的三大支柱是ESG,分別代表:環境(Environment)、社會(Social)和治理(Governance)。在醫療機構中,雖然理論上可行的策略有很多,但實際操作上仍需考量預算等現實因素。以下將針對不同目標,簡要介紹幾個可行的策略:

在環境(E)責任方面,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:
➤ 節能減碳:採用節能型儀器設備,設定省電模式,並實施大規模的節約用電計畫。在院區內種植樹木,以綠化環境;或在屋頂安裝太陽能板Solar panel,導入綠能發電。
➤垃圾/廢棄物管理:優先考慮垃圾減量,並有效利用可回收及可重複使用的物品(Reduce,Recycle, Reuse)。預防塑膠污染(Plastic pollution),文件處理方面盡量採行無紙化。
➤醫療運輸:將醫院交通車改用電動車。
➤醫療耗材:在麻醉科盡量減少或停用笑氣及Desflurane等吸入性麻醉劑。在器材供應室(SPD),停用乙烯氧化氣(Ethylene Oxide,EO gas)。
➤防災應變:制定周到的緊急應變計畫,涵蓋資訊系統的資安防護,以因應網路攻擊。

要業在社會責任(S)方面:營造一個多元融合(Diversity, Equity, Inclusion,簡稱 DEI)的職場,企業要重視由多元人才組成,善待弱勢族群及內外部顧客,並譴責霸凌行為,且應強調人權、公平性以及隱私保護的重要性,並倡導同理心,落實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的精神。美國醫院評鑑機構已於去年將醫療公平性(Equity)納入病安目標(NPSG)的考核項目之一,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知識。知名病安學者 Gandhi 也曾表示:「沒有公平性,就沒有安全;反之亦然(Vice versa)」,而且職安本來就在病安的範疇,沒有爭議。

在治理(G)方面:醫院領導團隊應具備誠信(Honesty)和當責(Accountability)精神,並重視透明度(Transparency)。例如,應定期公開財務報告、ESG 成果、治療成果、甚至收費標準等資訊,並適度揭露相關資訊。此外,醫院應建立健全的公益揭露(Whistleblowing)或直言(Speak Out)機制,鼓勵員工反映問題,並能接受員工的質疑和挑戰。在董事會組成方面,應重視性別平等,並積極推動多元化治理。

推動上述策略的實施,需要醫院領導團隊具有前瞻性的企圖心和Leadership的決心。此外,充足的預算也是必不可少的,導入AI和遠距醫療等新興技術,應該會是醫療機構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。

發表留言